楼雄文&陶新永Science Advances:核壳结构的金属氟化物构建超稳定锂金属负极
痴迷文献 痴迷文献 2020-03-07

高比容量3861 mAh g-1和超低电化学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 V)的优点使得锂金属负极(LMA)可以满足对高能量密度不断增长的需求,在锂-硫和锂氧电池领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无法控制锂成核过程中锂枝晶的生长,使得LMA很难走向商业化。近日,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与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等人设计由NaMg(Mn)F3@C(NMMF@C)核壳微结构制成的“胶囊”作为LMA的基质,可以将功能性离子持久释放到电解质中。

文章要点:

1采用氟化物沉积的方式制备出NMMF,然后将间苯二酚-甲醛树脂涂覆在所制备的立方体上,最后进行高温碳化。XRD测试表明氟化物组分是由NaMgF3的正交相组成;FESEM图像显示NMMF具有立方体形状,其表面光滑,平均大小约为500 nm,用碳涂覆NMMF后,所得NMMF@C仍保持立方形态。进一步的,通过STEM测试,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单个NMMF@微立方体的核壳结构,确定壳层的厚度约为30 nm。

 

2利用FESEM技术研究了分别将Li沉积在裸铜箔(b-Cu)和NMMF@C改性铜箔(NMMF@C-Cu)上的过程。与b-Cu上Li枝晶不受控制的生长相比,Li金属均匀地镀在NMMF @ C-Cu上,尤其是分布在NMMF@立方体的周围。在Li镀层/剥离过程中,NMMF核将逐渐溶解并释放金属和氟离子到电解质中,其中碳壳可有效降低释放速率。借助于低温TEM测量,发现在Cu衬底的表面上原位形成金属层,该金属层能够引导均匀的Li沉积。同时,观察到一种独特的双层SEI结构,可显著提高负极的稳定性。


3组装了裸露的Li电池,加上不同的Cu基负极(NMMF@C-Cu,NMMF-Cu和b-Cu)作为对比进行CE测量。与b-Cu和NMMF-Cu相比,NMMF@C-Cu负极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电化学循环过程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Yuan et al., An ultra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 enabled by designed metal fluoride spansules , Sci. Adv. 2020

DOI: 10.1126/sciadv.aaz3112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0/eaaz3112


加载更多
3012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43篇 阅读次数:11612673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