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克服传统局限,NIR-II发光纳米点实现急性梗死后即时活体成像
文墨16 文墨16 2020-06-21

临床医生需要在急性梗死后对心肌缺血组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这是实现准确和有效治疗的第一步。如今,心脏病发作的早期诊断是基于生化血液分析(心肌酶检测)或超声辅助成像。为了克服这些经典技术的局限性(耗时的程序或低空间分辨率),需要研究替代方法。与生物医学的许多其他领域一样,心脏病学的临床前成像也可以受益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此,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Dirk H. Ortgies、Daniel Jaque等人使用生物功能化近红外发射纳米颗粒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活体成像。

 

本文要点:

1使用AngII功能化的Ag2S纳米点(NDs)在心肌梗死后的短时间(几分钟)内对心脏进行NIR-II活体成像。通过时程实验分析,可以评价AngII功能化的Ag2S NDs静脉注射后在缺血心肌组织选择性蓄积的速度。用AngII和PEG功能化的Ag2S NDs获得的生物分布模式的比较被用来评估该方法的选择性。

2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优越的采集速度,以及近红外发射纳米颗粒的高效选择性靶向,仅在急性梗死事件发生几分钟后即可获得梗死心脏的活体图像。

这项工作为在急性梗死后对缺血心肌进行经济、快速和准确的活体成像开辟了一条道路。

 


Sergio Mateos, et al. Instantaneous In Vivo Imag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 by NIR‐II Luminescent Nanodots, Small, 2020.

DOI: 10.1002/smll.201907171

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7171


加载更多
1680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文墨16

生物医学领域之浩瀚,需有志青年共同探索!

发布文章:1206篇 阅读次数:1953042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