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立强Small Methods:一种核-壳MOF-In-MOF纳米孔电解质双功能主体助力高性能固态锂电池
Nanoyu Nanoyu 2021-06-28


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可充电电化学储能器件。然而,固体电解质的低Li+电导率和固-固界面的不稳定性是阻碍固体电解质实用化的关键问题。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徐林研究员报道了开发了一种核壳型MOF-in-MOF纳米孔UIO-66@67作为离子液体(IL)独特的双功能载体来制备核壳型离子液体-固体电解质(CSIL)。

文章要点

1CSIL设计中,壳层结构(UIO-67)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增加了IL电解质的吸附量,从而提高了离子电导率。而与IL相比,核结构(UIO-66)的孔径较小,这可以限制大离子,降低它们的迁移率,并选择性地促进Li+的传输。

2实验结果显示,与均相多孔基质(纯UIO-66和UIO-67)相比,CSIL固体电解质在锂离子迁移数(TLi+)和离子电导率方面均实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制备的Li|CSIL|Li对称电池在1000 µA cm−2时可保持低于28 mV的稳定极化超过1000 h。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提出了将核壳型MOF-in-MOF纳米孔作为固态或准固态充电电池的双功能电解质载体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

Ahmed Eissa Abdelmaoula, et al, Core–Shell MOF-in-MOF Nanopore Bifunctional Host of Electrolyte for High-Performance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Small Methods 2021

DOI: 10.1002/smtd.202100508

https://doi.org/10.1002/smtd.202100508


加载更多
2046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1746篇 阅读次数:11641188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