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Science子刊,破局单原子催化争议!
催化计 2022-04-10

图片.png

 

第一作者:Matthias Meier, Jan Hulva

通讯作者:Gareth S. Parkinson

通讯作者单位:维也纳技术大学

 

亚纳米金属簇异相催化剂通常表现与尺寸大小有关的性质,向金属簇中添加或者减少一个原子就能够导致其性质完全改变。因此,在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结构的改变非常难以表征,导致鉴定催化反应活性最高的物种、鉴定催化反应机理具有非常大的困难。


有鉴于此,维也纳技术大学Gareth S. Parkinson报道通过原子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光谱技术、DFT计算模拟,研究Pt/Fe3O4 (001)“单原子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发现单原子Pt1由于吸附CO导致形成(PtCO)2结构用于CO氧化反应


背景

 

当贵金属的尺寸降低到亚纳米簇状结构,贵金属无法形成纳米粒子,电子结构和形貌都产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催化性质不再遵循纳米粒子的标度规律。人们实验发现,不同反应的催化活性导致特定结构的簇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当簇结构去除或者加入一个原子就能够产生催化活性发生显著区别。


单原子催化剂的争议

单原子催化剂在一系列催化反应中都表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但是目前的表征技术难以非常精确的表征单个原子。因此,目前单原子催化剂领域的机理仍存在争议性,特别是催化反应是来自于单分散的原子或者亚纳米粒子还没有定论


对于单原子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而言,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中认为单原子催化CO氧化反应可能通过Mars-van Krevelen (MvK)Eley-Rideal机理。因此,在反应发生的过程中表征催化位点,对于理解单个催化原子的活化和如何作为催化剂非常重要。

 

新发展

表征发现在催化反应过程中Pt-羰基物种聚集导致动态生成(PtCO)2二聚体,这种二聚体在氧化物基底参与条件起到催化作用生成CO2Pt2二聚体生成CO2,随后形成两个Pt吸附原子,并释放第二个CO分子。表征结果说明,由于CO吸附导致单原子Pt烧结形成(PtCO)2二聚体,二聚体通过与氧化物基底反应将CO氧化。


Pt2Fe3O4基底都能够形成亚稳态,Olattice才能够非常容易从晶格溢出和参与反应。在比较高的温度考察催化剂的催化反应,需要考虑实质性的簇与基底同时发生的协同重排。

 

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

图片.png

1. CO烧结导致形成(PtCO)2的表征和模型


在超高真空(UHV)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Pt/Fe3O4 (001)表征,发现Feoct-O反尖晶石结构在界面上形成沿着<110>方向排列的Fe原子。Pt1吸附单原子较强的成键结合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氧原子,没有吸附CO的情况时,这种结构在高真空条件能够在700 K保持稳定


分别在0.2 ML PtFe3O4 (001)在吸附CO前后进行STM表征,发现吸附COPt主要呈现双原子Pt结构,同时双原子表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扭曲。由于STM无法对吸附CO分子成像,因此通过XPS C1s表征发现288.7 eV的吸收,Pt 4f表征发现从71.4 eV偏移到72.4 eV,说明吸附CO分子。


非接触原子力表征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表征能够对材料的表面和吸附物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表征。作者通过CO终端针尖对Pt1/Fe3O4 (001)进行非接触AFM表征。分别调节针尖距离表面的距离,分别探测发现吸附在Pt5-6Pt2簇上的CO分子。


Pt2表征,发现两个Pt之间距离为0.6 nm。通过DFT+U计算对Pt2表面吸附CO的模型结构(PtCO)2进行表征,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两个CO吸附分子间的O原子距离为0.52 nm,比AFM测试结果稍微偏低。


反应机理:同位素实验

图片.png

图2. 程序升温脱附表征


通过程序升温实验研究Pt/Fe3O4的催化活性,使用1×10-6 mbar 18O900 KFe3O4煅烧,实现对表面氧原子标记18O。随后在表面沉积Pt1位点,在室温暴露在13C16O气体中反应,在TPD升温反应过程中,在300-450 K温度区间观测到13C16O信号,在520-530 K温度区间观测到13C16O18O13C16O16O,其中≈70 %的信号对应于18O说明生成的CO2是通过COFe3O4基底表面O原子反应生成的,反应中观测13C16O16O信号来自于表面氧与体相氧原子的交换。


随后将样品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第二次程序升温。发现当温度达到525 K,脱附峰消失,在300-550 K之间产生较宽的13CO (m/z=29)脱附峰,在450-500 K区间产生13C16O18O (m/z=47)峰。


进一步的通过程序升温表征,验证单原子Pt1在吸附CO后形成(PtCO)2二聚体,这种(PtCO)2结构是生成CO2的原因

 

 

参考文献及原文链接

Matthias Meier, Jan Hulva, Zdenek Jakub, Florian Kraushofer, Mislav Bobić, Roland Bliem, Martin Setvin, Michael Schmid, Ulrike Diebold, Cesare Franchini, Gareth S. Parkinson*, CO oxidation by Pt2/Fe3O4: Metastable dimer and support configurations facilitate lattice oxygen extraction, Sci Adv. 2022, 8(13), eabn4580

DOI: 10.1126/sciadv.abn458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4580


加载更多
925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