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兼具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铂族金属(PGM)催化剂是显著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成本的关键一步。在严苛的酸性电解质环境中,具有单原子分散的FeN4位点的催化剂(即Fe-N-C)具有出色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经过大量研究,目前Fe-N-C的催化活性正在稳步接近商业化Pt/C,但稳定性仍然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障碍。
进一步提高Fe-N-C催化剂的性能面临着活性-稳定性权衡的巨大挑战。具有局部微观缺陷的碳平面有助于O-O键断裂。然而,这种富含缺陷的碳结构易于氧化,可能会在ORR过程中引发催化剂中FeN4位点的金属脱除。石墨化的碳结构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可稳定FeN4活性位点。然而,高度石墨化的碳结构缺乏足够的缺陷和掺杂氮来承载足够的FeN4位点密度。因此,FeN4位点的配位环境和局部碳结构对其内在活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关键问题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高温热解来合成Fe-N-C催化剂,这导致FeN4的配位环境受控程度较低,其物种的存在形式具有广泛的多样性。长期以来,Fe-N-C的ORR活性来源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难以将Fe-N-C的微观配位环境与ORR性能相关联。最近,科学家确定了Fe–N–C催化剂中两个关键的FeN4位点结构。一个是具有四个吡咯型N配体的FeN4C12位点(表示为S1位点),如 Fe(Pc)。另一个是具有四个吡啶型N配体的FeN4C10位点(表示为S2位点),其结构与Surendranath等人合成的分子催化剂一致。S1位点具有更高的ORR本征活性,但在ORR过程中将不可逆地转化为不具活性的三氧化二铁。S2位点对金属的脱除过程具有更高的抵抗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ORR活性相对较低。因此,制备活性和稳定性兼备的Fe-N-C催化剂面临着挑战性。合理设计催化剂,增加S2的密度至关重要。
新思路
近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武刚教授,匹兹堡大学王国峰教授,印第安纳-普渡联合大学Jian Xie,橡树岭国家实验室David A. Cullen,阿贡国家实验室Deborah J. Myers,卡耐基梅隆大学Shawn Litster开发了一种Fe–N–C催化剂,通过设计碳结构和FeN4位点的连接环境,在保持足够活性的同时实现了优异的稳定性。
第一作者:Shengwen Liu, Chenzhao Li, Michael J. Zachman, Yachao Zeng
通讯作者:武刚,王国峰,Jian Xie,David A. Cullen,Deborah J. Myers,Shawn Litster
通讯单位: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匹兹堡大学,印第安纳-普渡联合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卡耐基梅隆大学
技术方案
i)高温下关键的NH4Cl处理在Fe–N–C催化剂的碳结构中产生了大量的缺陷,该催化剂源自包裹Fe2O3纳米颗粒的ZIF-8前体。所得催化剂实现高活性,但由于主要的S1位点而稳定性较差。
ii)设计了一种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NH4Cl处理的Fe-N-C催化剂上沉积了掺氮的碳薄层,由于形成了具有相当比例的S2位点,从而获得了更出色的稳定性。
技术优势
i)在膜电极组件中,通过加速应力测试和长期稳态测试(在0.67 V时>300h),接近典型的Pt/C阴极(0.1 mgPt cm−2),催化剂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在0.8A cm−2和2 1 mW cm−2(3.9%)峰值功率密度下,MEA电流损失仅为30 mV,达到了PEMFC阴极催化剂具有挑战性的DOE稳定性指标。这一稳定性改善是开发可行的Fe-N-C催化剂的关键一步,有望克服氢燃料电池在多种应用中的成本问题。
技术细节
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能
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法制备高稳定和活性Fe-N-C催化剂。首先,以Fe2O3@ZIF-8复合前驱体为原料,通过热活化法制备了Fe-N-C催化剂。利用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STEM)加热实验,研究了Fe2O3纳米粒子向原子分散FeN4位点的结构演化过程(图1a,b)。Fe2O3@ZIF-8复合前驱体形成了几个锚定在ZIF-8纳米晶上的Fe2O3纳米颗粒。在500 °C时,用位于孤立亮原子上的电子探针获得的EEL点光谱同时检测到Fe和N,表明开始形成FeN4位点。然后,Ar气氛下,在1100 ℃下,研究人员用氯化铵(AC)盐(NH4Cl)进一步处理催化剂(图1c),生成的催化剂称为Fe-AC。在NH4Cl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碳缺陷和微孔/介孔。接下来,采用以ZIF-8纳米晶粉末为碳源和氮源的CVD工艺,在1100 °C的条件下,在Fe-AC催化剂上沉积了一层薄的掺氮碳物种(图1d),生成的催化剂称为Fe-AC-CVD。
图1. 催化剂合成
图2a,b分别显示了Fe-AC和Fe-AC-CVD催化剂的ADF-STEM图像,两种催化剂具有原子分散良好的Fe原子位点(亮点)。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的傅立叶变换结果显示,两种催化剂基本上都没有Fe聚集体(图2c)。此外,比较了Fe(II)氧化物和Fe(III)酞菁-O2两种铁标准催化剂的X-射线谱中Fe K边的能量,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中的Fe主要处于3+氧化态(图2d)。
研究人员采用旋转环盘电极在O2饱和的0.5M H2SO4电解液中研究了Fe-AC和Fe–AC–CVD催化剂的ORR 4e-选择性和活性。Fe-AC催化剂的半波电位(E1/2)为0.915 V,在0.9 V下的动力学电流密度为10.3 mA mgcat−1(图2e),优于没有NH4Cl处理的催化剂。然而,尽管Fe-AC在酸中具有较高的ORR活性,但在标准稳定性AST测试后,活性损失显著,不如NH4Cl处理前的催化剂(图2e)。相比之下,Fe-AC-CVD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E1/2为0.846 V)和显著的耐久性(经过AST后E1/2仅损失17 mV)(图2f)。此外,与其他含氮和无氮烃类化合物前驱体相比,用于CVD的ZIF-8前驱体对于实现活性和稳定性的最佳平衡至关重要。
图2. 结构和催化性能
燃料电池性能和耐用性
在燃料电池运行条件下,将Fe-AC和Fe-AC-CVD两种催化剂作为阴极加入到MEAs中,以评估其性能和耐久性。在0.9 ViR-free,氧分压为100 kPaabs的条件下,Fe-AC阴极产生的初始电流密度为44.2 mA cm−2,连续三次极化曲线的平均电流密度为41.1 mA cm−2(图3a),接近美国能源部2025年目标(44 mA cm−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601mW cm−2,明显优于其他Fe-N-C催化剂。然而,与稳定性测试类似,Nafion基MEAs中的Fe-AC阴极在稳定性AST电压循环过程中遭受了显著而快速的性能损失,在H2中循环30000次后,在0.8 V时失去了94%的电流密度(图3b)。
基于Fe-AC-CVD阴极的MEA在0.90.9 ViR-free下显示出33 mA cm−2的良好活性(图3A),并在连续三次测试中保持了稳定。稳定的阴极进一步提供了高MEA耐久性,在30000次电压循环AST(图3c)后,在0.8 A cm-2的电流密度下仅损失30 mV (5.1%),这符合美国DOE 2025的目标(在0.8 A cm-2下损失≤30 mV)。经过相同的稳定性AST后,Fe–AC–CVD阴极的EOT性能与典型的Pt/C阴极(0.1 mgPt cm-1)相当(图3d)。与Fe–AC不同,Fe–AC–CVD阴极可以在AST期间保持相同的开路电压(OCV ),这表明催化剂中的FeN4位点本质上是稳定的。
图3. Fe-AC和Fe-AC-CVD阴极催化剂的MEA性能
X射线纳米计算机断层扫描(Nano-CT)分析(图4a-f)与电子显微镜分析一致,显示新旧阴极之间的初级催化剂颗粒、微孔率或空洞分布形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变化。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定,Fe-AC阴极在0.8 A cm−2时的电荷转移电阻从0.251 Ω cm-2增加到0.342 Ω cm-2,而Fe-AC-CVD阴极的电荷转移电阻从0.270 Ω cm-2增加到0.276 Ω cm-2(图4 g-i)。稳定性评估和分析验证了CVD方法在燃料电池环境下稳定活性FeN4位点以防止电化学驱动去金属化的有效性。
图4. 无PGM阴极的纳米CT层析及EIS分析
稳定性增强的机理研究
为了阐明碳的形态和结构的细微变化,设计了一个相同位置(IL)-STEM实验,并在多孔氮化硅网格上负载了Fe-AC催化剂。在本实验中,在管式炉中,在1100 ℃的CVD处理前后,对催化剂的相同区域进行了ADF-STEM成像和EELS(图5a,b)。CVD后的颗粒表面还观察到了较薄的石墨层,形成了壳状结构。相比之下,催化剂颗粒的内部特征相对保持不变。
图5. 氮掺杂碳层沉积后催化剂碳结构的变化
利用室温57Fe穆斯堡尔谱进一步研究了两种催化剂中FeN4位点的局部结构(图6a,b)。在两种催化剂中都发现了两个标记为D1和D2的二重态,对应于两种具有不同局部结构的FeN4位点:高活性但不稳定的FeN4C12 S1位点和高稳定但不太活性的FeN4C10 S2位点。定量分析表明,Fe-AC催化剂含有65%的S1和29%的S2位点,而稳定的Fe-AC-CVD催化剂含有53%的S1和42%的S2 FeN4位点(图6c)。进一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人员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可能的S1到S2转变,并提出了动力学上有利的途径(图6d)。此外,用DFT进一步研究了配位、配位和局域结构对S1和S2位点电子性质和催化性质的影响。
图6. CVD过程中可能的FeN4位点转化
根据吸附能和动力学O-O键解离过程,研究人员预测了这两个FeN4位点对4e− ORR途径的本征催化活性(图7a,c)。当电极电位低于0.73V,高于S2位点的极限电位(0.65V)时,S1位点的ORR变为放热反应。此外,计算发现,OOH解离在两个位点都是动力学上可行。计算的电子分布表明,与S1位点(图7d)相比,在S2位点(图7b)上沿垂直于催化剂表面的方向有更多的电荷损耗,揭示了S2位点的中心Fe有更多的未被占据的d轨道与O2结合得更强,相比S1位点,具有相对更低的本征活性。
图7. DFT揭示两种FeN4位点的活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DFT计算,从理论上研究了两个FeN4位点对脱金属的稳定性(图8a,b)。研究人员提出FeN4位点的脱金属化过程包括三个连续的步骤。首先,将FeN4中的两个N原子质子化,形成两个N-H键。然后,中心Fe离子与吸附的O2一起从N4配位转移到非活性的N2配位。最后,Fe-O2从催化剂上解吸出来。而与N4到N2的配位转变和Fe-O2的脱附相比,活化能最高的氮质子化步骤是脱金属动力学过程中的速率决定步骤。S1和S2位点的氮质子化活化能分别为1.24 eV和2.08 eV,表明S2位点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稳定性。
图8. DFT计算研究两种FeN4位点的稳定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