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本文由学研汇技术中心原创撰写,旨在分享相关科研知识。因学识有限,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判性阅读,也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原创丨吴宗涵
编辑丨Jax
【背景及挑战】
相信大家对黑洞都很熟悉,但是“磁星”到底是什么呢?准确来说,磁星是一类具有极强磁场的孤立中子星(NSs),其磁性在活动增强期间能够通过塞曼效应、谱线偏振等途径直接测量。磁星周围的磁场和纯偶极子不同,包含一个不可忽略的环形分量,从而会扭曲磁力线。由于带电粒子使沿着闭合的磁场线流动,因此未来维持磁场所需,被磁场穿过的区域(磁层)在光学上会变厚,因而在回旋加速器共振频率[共振康普顿散射(RCS)]下会发生康普顿(Compton)散射。在这种情况下,磁x射线的持续发射会在两种正交模式下发生线性极化,也即普通型(O)和特殊型(x),来极化矢量平行或垂直于光子传播方向和(局部)磁场形成的平面。由于NSs无法通过观测进行空间分辨,具有不同磁场方向(不同发射极化方向)的区域被整合到了一起,因而这降低了观测到的极化。只有当磁场足够强的时候,才会迫使光子偏振矢量跟随磁场方向,观察到与发射偏振几乎一致的偏振。
【最新突破】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的Roberto Taverna团队通过使用成像x射线偏振探测仪,首次观察到了磁星4U 0142+61的偏振x射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图1 PD和PA能量依赖性的极坐标图。
【研究要点】
1)在观察到磁星偏振x射线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在2~8千电子伏特波段范围内,所观察到的平均线性偏振度为13.5±0.8%;
2)此外,研究发现观察到的极化随着能量而变化:在2~4千电子伏特时,极化度(PD)为15.0±1.0%;在低于仪器灵敏度约4~5千电子伏特时,极化度在5.5~8千电子伏伏特范围内上升至35.2±7.1%。而极化角(PA)则在约4~5千电子伏特时发生90°的角度变化;
3)该研究观察到的这些结果与所建立的模型相一致,该模型是一个着重于扭曲磁层中的RCS重新处理的模型,在该模型中,来自磁星表面的热辐射会通过散射磁层中的带电粒子被重新处理。
图2 RCS重处理理论模型的示意图
参考资料:
Taverna R., et al. Polarized x-rays from a magnetar.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dd008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