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本文由学研汇技术中心原创撰写,旨在分享相关科研知识。因学识有限,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判性阅读,也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原创丨爱吃带鱼的小分子
编辑丨风云
鉴于高功率转换效率(PCEs),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提供了一条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途径。然而,耐久性仍是实现技术相关性的主要障碍,必须通过加速降解试验来评估。已采用晶体硅(Si)和薄膜光伏(PV)模块的测试标准来加速PSCs的耐久性测试,这些测试通常用于评估包装而不是PV材料的耐久性。PSCs在光激发条件下,特别是在开路(OC)条件下因为离子迁移和界面电荷积聚也表现出降解,这比在标准化硅测试中看到的更严重,迄今为止对PSCs的研究只有有限的程度。PSCs的光和热诱导降解与界面和GBs处形成的点缺陷有关。使用封装可以减少水分诱导的降解,而钙钛矿薄膜中界面和GBs处缺陷的钝化则需要提高PSCs的PCE和内在耐久性。使用含磷、氮、硫和氧-的路易斯碱分子形成配位共价键(给价键),在界面和GBs处向欠配位的Pb原子提供电子,在提高PSC耐久性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前景。
基于此,美国托莱多大学鄢炎发教授等利用DFT,发现含有磷的Lewis碱分子与不配位的Pb原子的结合最强。因此,研究选择二膦路易斯碱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 (DPPP),发现用少量DPPP处理钙钛矿可以提高PCE和耐久性:DPPP处理后的倒置(p-i-n) PSCs显示出24.5%的PCE。DPPP处理的PSC,初始PCE为~23%,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下,在~40°C下连续模拟AM1.5照明>3500 h后稳定在~23.5%。DPPP稳定的PSCs在OC和85°C条件下保存>1500 h后,PCE没有降解。论文以《Rational design of Lewis base molecules for stable and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题发表在Science上。
Lewis碱分子中的P、N、S和O原子向钙钛矿中的Lewis酸位点(如钙钛矿表面的欠配位Pb2+)提供电子,以形成配位共价键。Lewis碱分子主要用于钝化不配位的Pb原子,具有两个给电子原子的Lewis碱分子可能结合并桥接界面和GBs,具有增强PSCs粘附性和增强机械韧性的潜力,并提供与PSCs耐久性等特性。Lewis碱度决定了结合能以及界面和GBs的稳定性。因此,DFT首先比较了Lewis碱基三甲基膦(TMP)、三甲胺(TMA)、二甲基硫化物(DMS)和二甲醚(DME)的结合能(图1A),结合强度顺序为P>N>S>O,表明含P的Lewis碱分子与不配位的Pb原子显示出最强的结合。因此,选择二膦Lewis碱分子DPPP来寻求稳定和钝化PSCs。DPPP分子具有两个sp3杂化四面体配位的P原子。孤对电子占据了四面体缺失的顶点,如果将其贡献给Lewis酸形成共价键,则实现了完全四面体配位,并获得了更大的稳定性(图1B)。此外,DFT计算表明:DPPP可以结合、桥接和稳定钙钛矿GBs和钙钛矿/NiOx界面,通过DPPP的p端烷烃链提供空穴运输通道(图1C-D)。
图 1:DFT计算的DPPP与钙钛矿结合
合成与结构
当薄层DPPP沉积在PbI2层上时,通过形成新的加合物观察到DPPP分子与Pb2+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制造器件时,将FA基钙钛矿层沉积在DPPP涂层的NiOx空穴传输层上。在钙钛矿薄膜生长过程中,飞行时间次级离子质谱(TOF-SIMS)证实一些DPPP分子在钙钛矿/NiOx界面和钙钛矿表面区域重新溶解和分离(图2A)。XPS显示DPPP处理后,钙钛矿和NiOx中元素的核心能级都发生了变化(图2B-C)。DPPP处理,光致发光(PL)和时间分辨率PL光谱(TRPL)光谱(图2D-E)显示,DPPP处理没有改变钙钛矿薄膜的带隙,而PL强度增强,寿命提高了约50%。进一步验证了DPPP处理增强了钙钛矿/NiOx界面的机械韧性。分层过程中记录的拉伸力(图2F)表明,DPPP处理通过在界面处结合DPPP增强了钙钛矿/NiOx界面的机械强度。
图 2:DPPP对钙钛矿膜质量和器件性能的影响
从埋藏界面和PL强度直方图测量的高光谱PL映射(图3A-D)显示,与对照钙钛矿膜相比,DPPP处理的钙钛矿膜总体上具有更高的PL强度,表明缺陷密度降低。DPPP处理的薄膜表现出更高的均匀性和更好的光稳定性,大多数像素点表现出随着PL计数增加而光增亮(图3B-D)。底面测量的SEM显示: 经DPPP处理后制备的薄膜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这可能是PbI2与DPPP的Lewis酸碱加合物(图3E)。此外,DPPP处理的薄膜表现出极大的抑制降解(图3F):在光照下对对照和DPPP处理的薄膜进行时间分辨质谱分析,研究降解过程。对照样品显示了光诱导分解的副产物,并触发不可逆的化学链式反应,加速钙钛矿的分解,XPS显示了Pb0峰(图3G),而DPPP处理后的薄膜没有Pb0峰,表明,DPPP处理可以通过降低表面和界面上反应性不协调的铅位(卤化物空位)的密度有效地抑制NiOx/钙钛矿界面的光分解。
图 3:DPPP处理前后钙钛矿膜稳定性表征
太阳能电池制造和测试
以glass/FTO/NiOx/Me-4PACz/ DPPP/FA0.95Cs0.05PbI3/PEAI/C60/SnO2/Ag的p-i-n结构制备了PSCs,以展示DPPP处理对提高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少量DPPP持续改善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VOC和FF的改善都有望通过减少表面缺陷来降低表面重组速度。较高浓度的DPPP (4 mg/ml)降低了短路电流密度(JSC)和FF,这可能是由于DPPP与钙钛矿之间的过度反应所致。图4A显示了正/反扫描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J-V)。经DPPP处理的设备PCE从22.6提高到24.5%,VOC从~1.11 V增加到~1.16 V, FF从~79增加到~82%,FF和VOC的改善证实了DPPP处理后NiOx/钙钛矿前界面缺陷密度的降低。外部量子效率(EQE)光谱(图4B)验证了从J-V测量中获得的JSC值。耐久性测试首先在温度为~40°C的N2环境下,在连续1个太阳光照下,用MPPT测试了DPPP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经DPPP处理的设备的初始PCE为~23%,在~450 h后增加到~23.5%,在3500 h后保持不变(图4C),表明DPPP处理后的钙钛矿更加稳定。在高温下(85°C)进行加速耐久性测试,DPPP处理的设备在1500 h后平均保留其初始PCE的90%(图4D)。在OC条件和持续~0.9太阳光照下进行了更严格的加速耐久性测试。PCE在前300 h保持稳定,然后略微增加到其初始值的108%,在1500 h后没有出现退化(图4E)。证明了DPPP处理后的稳定性。
图 4:PIC增强p-i-n器件的PV特性
实验与理论结合,研究提出DPPP分子加强了NiOx/钙钛矿界面并稳定了钙钛矿相。通过DPPP修饰使NiOx和钙钛矿之间的牢固结合似乎是PSCs在室外条件下稳定运行的一个促成因素。在加速测试条件下测量的稳定性表明DPPP改善设备稳定性的形式带来的好处,并为实现PSCs的商业化提供了途径。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3970
Chongwen Li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Lewis base molecules for stableand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Science379, 690–694 (2023).
DOI:10.1126/science.ade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