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关键问题
虽然在结构复杂性和打印精度、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纳米级分辨率的激光3D打印技术主要局限于金属与聚合物材料。其原因在于,金属和聚合物的打印中涉及原子或分子间的成键,而所形成的化学键是3D结构力学稳定性的来源。得益于激光技术这些成键过程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从而形成纳米精度的3D结构。但是,高空间分辨的成键过程并不适用于半导体(如II‒VI 和 III‒V 族半导体)或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导致此类材料难以直接打印。
新思路
作者团队阐明了3D Pin的核心是胶体纳米晶体表面配体光化学引发的成键过程。以各类纳米晶体溶液为打印原料墨水,在其中加入少量交联分子(氮宾前体),利用光生氮宾与纳米晶体表面配体间的C‒H插入反应来构建纳米晶体之间的强共价键,从而形成稳定的3D打印结构。纳米晶体组分的多样性和氮宾反应的非特异性使该方法普遍适用于各种无机材料;飞秒激光的高空间分辨率和纳米晶体的快速扩散过程使纳米晶体在三维空间定点交联成键,实现纳米级精度3D打印。
以不同组分、尺寸、形状的纳米晶体为打印原料材料,证实了3D Pin非特异性的化学键合性质。可实现各类无机功能材料,包括半导体(II‒VI、III‒V、铅基卤化物钙钛矿)、金属(金)、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氧化铟)等的复杂任意3D结构的打印。进一步地,可通过原料共混和分步打印等方式获得多组分、多功能异质材料3D结构。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等手段解析了打印结构中的无机组分质量占比。无机组分可达到或超过90%,显著优于采用聚合物模板的打印方式。进一步,通过热烧结和化学配体去除等方法可将剩余的有机组分去除,实现全无机的3D结构。所打印结构具有低孔隙率(空气体积占比~5%)的优势,经配体去除后所获得全无机3D结构排列密度接近颗粒堆积密度上限。
通过力学测试获得打印结构的应力-应变曲线,证实了打印结构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和较大的断裂应变,表明通过3D Pin获得的微米级3D结构的力学性能优于由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组成的微结构的力学性能,充分体现了纳米晶体间所形成的共价键在提升力学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技术细节
3D Pin的核心是利用配体光化学在胶体纳米晶之间建立强共价键连接,从而形成并维持3D结构。在本工作中,将少量(最低至纳米晶体质量的千分之二左右)双叠氮分子(光生氮宾前体)加入到各种胶体纳米晶体溶液中形成打印墨水,使用飞秒激光在溶液扫描打印。打印过程中,纳米晶体从溶液中经扩散聚集到激光焦点处,激光引发焦点处相邻纳米晶体之间的交联反应(即通过配体交联),从而使焦点处纳米晶体失去胶体稳定性,形成结构。伴随着激光在溶液中的移动,以上纳米晶体扩散-聚集-成键连接的过程不断进行,形成与激光扫描路径相符的3D结构。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PS表征,证实了配体-叠氮分子之间的光化学反应和成键过程。进一步地,通过与其他光敏分子比对,证实了该过程是由叠氮分子交联剂吸收引起而非纳米晶体吸收引起的,这就突破了纳米晶体种类和可打印无机材料种类的局限性。
图 3D Pin的机理
作者团队将CdZnSe/CdZnS/ZnS核/壳结构的半导体量子点(一种代表性的无机纳米晶体)打印成纳米柱阵列,形成了Richard P. Feynman的肖像,表明3D Pin可以通过在三维空间中控制激光束将量子点打印成3D纳米结构。此外,3D Pin还可以打印出更复杂的体三维结构,如金字塔形框架结构、穹顶结构和埃菲尔铁塔模型等。更重要的是,3D Pin适用于不同形貌、尺寸、组分、表面化学和功能的金属、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包括四足型CdSe/CdTe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III‒V族化合物(InP)、氧化物(TiO2、In2O3)、金属(Au)等多种无机纳米材料。
图 各种材料的3D纳米打印
进一步地,以多种纳米晶体为打印原料,作者团队制备了混合异质结构和分立异质结构的3D复杂打印结构。如由CdSe/ZnS、PbS、TiO2、In2O3共混制备而成的金字塔形框架结构和由CdSe/ZnS、TiO2分步制备而成的“N”字形(开机密码Pin锁)分立异质结构。
图 无机纳米材料的混合3D打印
颗粒间的强共价键保证了打印的3D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应力-应变曲线,作者团队证实了3D打印的由II‒VI族量子点组成的微柱结构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1 GPa)和较大的断裂应变(~55%)。700℃烧结后形成的全无机组分立柱的抗压强度(>2 GPa)和弹性模量(~7 GPa)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剪切带的形成和随后的裂纹扩展而呈现出相对脆性的断裂模式。
图 TiO2 NC的折射率比较及II-VI型核/壳量子点柱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比原始材料和打印样品的荧光光谱,作者团队发现,打印结构保留了量子点的原有尺寸依赖的光学特性。进一步地,纳米级精度的打印结构也为材料带来了新的、结构依赖的光学性质。例如,作者团队打印了由II‒VI族量子点组成的纳米螺旋阵列,这种均匀的半导体螺旋阵列是现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方法无法实现的。纳米螺旋阵列在400 ‒1000 nm范围内表现出宽带手性光学响应,各向异性g因子高达0.24,比自组装的手性半导体量子点螺旋的g因子高20倍左右。
图 3D打印量子点的手性结构的光学特性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