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科研团队Science:具有超高稳定性的高效烷烃脱氢催化剂!
王野团队 纳米人 2024-03-08

1709898192187408.png

第一作者:曾雷, 成康, 孙凡飞, 樊祺源, 李来阳
通讯作者:王野, 傅钢, 姜政
通讯单位:厦门大学、上海光源
               
研究亮点
1. 利用In的亲氧性和动态迁移的特性,设计反应条件下活性位动态形成且高度稳定的RhInx@S-1催化剂。
2. 以纯丙烷为反应原料,催化剂在550 ºC的近工业反应条件下连续测试长达5800小时,活性和选择性均保持稳定。
          
2.jpg


研究背景

低碳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诸多产品的基础原料,全球年需求量超过3亿吨。烷烃直接脱氢是工业制烯烃的重要途径,目前商业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由于反应须在高温苛刻条件下进行,商业化烷烃脱氢催化剂(Pt基和Cr基催化剂)仍面临易烧结、易积碳、催化剂需频繁再生并因此带来高能耗、高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稳定性催化剂,开发新一代烷烃直接脱氢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何构筑在高温苛刻反应条件下稳定,兼具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金属催化剂,是催化领域公认的重大挑战。


研究特色

研究人员提出采用In/Rh组分替换商业的Sn/Pt。利用In的亲氧性和动态迁移的特性,设计反应条件下活性位动态形成且高度稳定的RhInx@S-1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中,单原子Rh位于Silicalite-1(S-1)分子筛孔内,而通过与分子筛硅羟基作用自发迁移至孔道中的In物种以In-Rh键稳定Rh单原子,形成分子筛限域RhInx活性中心,该活性中心又通过In-O键锚定在分子筛骨架上。所发展的“反应诱导活性位原位生成”方法为超稳高效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工作的重要突破在于,新型RhInx@S-1催化剂可有效规避积碳生成,无需如商用烷烃脱氢工艺额外添加氢气以抑制积碳,也无需通过空气烧焦频繁再生,过程将更简便且更加绿色。以纯丙烷为反应原料,催化剂在550 ºC的近工业反应条件下连续测试长达5800小时,活性和选择性均保持稳定。在600 ºC高丙烷转化率(>60%)下、RhInx@S-1催化剂也连续稳定运行1200小时以上。从丙烯生成速率看,Rh表现出非常优异的C-H键活化性能,比Pt基催化剂高1-2个数量级(基于贵金属质量)。该工作开辟了Pt基和Cr基以外的无需频繁再生的烷烃脱氢新催化剂体系,有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3.png

重要突破:In动态迁移构建高稳定性Rh单原子烷烃脱氢催化剂

研究内容

1 高效C-H活化催化剂探索

4.png

 图1. In修饰Rh@S-1催化剂的设计及其丙烷脱氢性能。(A)CH4-D2交换实验;(B)丙烷脉冲脱氢实验;(C)红外实验;(D)丙烷脱氢测试。
          
首先通过CH4-D2交换实验研究了几种S-1原位封装贵金属的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发现Rh@S-1活化甲烷C-H能力最强(图1A)。通过丙烷脉冲脱氢实验对Rh@S-1催化剂的最初始阶段进行观察,发现丙烷在600oC接触Rh@S-1催化剂后被完全转化,但是主要生成甲烷和氢气而非丙烯,说明丙烷C-C键发生深度断裂(图1B)。由于初始气相产物具有高H/C比,从碳平衡的角度看表面积碳将大量生成,这也解释了Rh@S-1催化剂在实际丙烷脱氢反应中快速失活的原因。

对于Rh@S-1催化剂,添加其他金属抑制Rh位点上的积碳反应有可能延长其寿命。然而要设计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必须考虑金属组分在高温下的动态性质,这种动态变化往往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例如王野团队之前的研究中就发现In和Zn等元素在COx加氢金属-分子筛体系中容易迁移,特别是在高温、水汽存在、还原气氛条件下,这种从氧化物到分子的迁移将导致分子筛酸性位被毒化(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7735)。该工作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巧妙地利用了In易迁移的特性,采用In作为修饰元素分散稳定Rh活性中心。通过吡啶红外发现,In向S-1分子筛迁移,并且会占据硅羟基位点(图1C)。因此,即使简单地将In2O3粉末与Rh@S-1粉末物理混合,得到的In2O3+Rh@S-1催化剂性能显著高于Rh@S-1催化剂(图1D)。    
          
2 RhInx@S-1烷烃脱氢性能

5.png

图2.(A)In的不同引入方式对于脱氢性能影响;(B)催化稳定性对比;(C)与已发表文献的性能-稳定对比;(D)纯丙烷脱氢稳定性测试;(E)低碳烷烃脱氢性能随温度的变化。
          
图2展示了In修饰的Rh基催化剂上丙烷等轻质烷烃的脱氢性能。首先考察了In引入方式对于In修饰Rh@S-1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图2A)。发现Rh被限域在S-1分子筛内是获得高性能RhIn催化剂的前提。即使选用简单后浸渍In制备的In/Rh@S-1催化剂,其稳定性也显著优于负载型和限域型Sn/Pt催化剂。在600 oC丙烷脱氢稳定性测试中(图2B),In/Rh@S-1催化剂在1200小时反应中没有明显失活,对比已报道的其他Pt基和Rh基催化剂也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优势(图2C)。同时考查了In/Rh@S-1催化剂在纯丙烷气氛下的脱氢性能,发现催化剂在近5800小时的测试中保持了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图2D),且该催化剂同样适用于乙烷和正丁烷脱氢(图2E),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    
          
3 RhInx活性中心本质         

6.png

图3.(A, B)新鲜及反应后的Rh@S-1催化剂的电镜图;(C)CO-IR;(D,E)新鲜及反应后In/Rh@S-1催化剂的电镜图;(F)In边XANES谱图;(G)Rh边XANES谱图;(H)In边EXAFS谱图;(I)Rh边EXAFS谱图。
                  
进一步对In修饰Rh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结构进行表征。首先对未经In修饰的Rh@S-1在反应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电镜表征,可以发现反应前的Rh@S-1中Rh呈现高度分散(图3A),而反应后的Rh@S-1催化剂中Rh发生团聚,出现了大量非晶状态Rh金属团簇(图3B)。CO吸附红外也验证了反应后的Rh@S-1催化剂的Rh团聚现象,在1980和1800cm-1出现了大量桥位吸附CO的伸缩振动,说明Rh-Rh位点的大量存在。对于反应后的In/Rh@S-1催化剂,红外谱图中主要是CO吸附在单原子Rh上的斜二羰式和线式吸收峰,归属于CO桥位吸附的吸收峰消失,说明Rh主要以单原子状态存在(图3C)。对新鲜In/Rh@S-1催化剂的球差电镜分析发现浸渍的In主要富集在S-1分子筛外表面区域(图3D),该现象得到了EDS mapping和XPS技术的确认。对于脱氢反应后的In/Rh@S-1催化剂,电镜分析发现表面区域的In纳米颗粒减少甚至消失,通过XPS和ICP-MS可以确认In发生了向分子筛内部的迁移。
   
进一步借助原位XAS技术对In/Rh@S-1催化剂活性位进行了结构分析。从In边XANES谱图中白线或者近边位置可以看出In在反应后从+3价还原至一个中间价态(可能是+1价,图3F),从Rh边XANES谱图中可以看出Rh在反应后被完全还原,且通过对比Rh foil和反应后的Rh@S-1的白线和近边位置可知此时Rh呈现负价(图3G),这一结果暗示In与Rh成键并发生电子传递。从In边的EXAFS谱图可以看出,In/Rh@S-1催化剂中In在反应后In-O键明显减少,确认了In的部分还原现象。更重要的是,在2.5埃左右出现了归属为In-Rh键的配位峰(图3H)。从Rh边EXAFS可以更进一步确认反应后的In/Rh@S-1催化剂中Rh-In键的存在(图3I)。作者对EXAFS结果进行了解析,发现Rh-In键配位数是4.2左右,In-O键配位数2.0左右,结合电镜和红外表征提出S-1锚定的RhIn4单原子金属间团簇结构是In修饰Rh基限域催化剂的活性位
          
4 理论模拟          

7.png

图4.(A)分子筛Rh2团簇在含有不同In原子数时的AIMD模拟;(B)两个RhIn4团簇互相接近时的自由能变化;(C)DFT模拟丙烷在Rh5和RhIn4团簇模型上的不同反应路径。
          
图4展示了RhInx催化剂的理论模拟结果。首先对In分散Rh团簇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In原子数目对该过程的影响。在S-1分子筛内首先放置了一个Rh2团簇,随后添加不同数目的In原子,在550 oC对这些体系进行了模拟。从图4A可以看出,Rh-Rh原子的距离随着In原子的引入被显著拉长,当In原子数目大于8时(In/Rh比大于4),Rh-Rh键的距离为2.8埃,显著大于Rh2团簇的2.3埃,也大于块体Rh的平均距离。通过电荷分析作者提出这是由于In和Rh成键并发生电子传递导致Rh带显著负电。Rh和Rh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在高温反应过程将阻止Rh的团聚发生。图4B展示了分子筛孔道对于阻止RhIn4团簇烧结发挥的作用。自由能计算表明RhIn4团簇在无分子筛限域时形成Rh2In8团簇是一个热力学有利的过程,而当两个RhIn4团簇在S-1分子筛孔道中互相接近时,能量不断提高,说明S-1的孔道限域同样有助于防止RhIn4团簇烧结
   
图4C展示了Rh单原子和团簇活性位在丙烷脱氢反应选择性的区别。这里选取Rh5和RhIn4团簇分别作为Rh@S-1和In/Rh@S-1催化剂的活性位进行了理论计算。可以发现,对于Rh5团簇,丙烷裂解是动力学和热力学上最有利的路径,该过程活化能能垒仅为0.8eV,显著低于脱氢生成丙烯的能垒(1.2eV)。对于RhIn4团簇,脱氢生成丙烯是能垒最低的路径,约为1.3eV,显著低于深度脱氢或者裂解裂路径的能垒(分别为1.5eV和2.8eV),凸显了单原子RhIn4团簇在催化烷烃高选择性脱氢方面的优势。
          

总结展望

复合催化剂往往会在苛刻反应条件下发生重构、相变、元素迁移等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作者提出了一种“反应诱导活性位原位生成”的新策略,利用低熔点易迁移的金属将贵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锚定在沸石通道内来构筑高温稳定的单原子催化剂。在烷烃脱氢过程中,通过铟的原位迁移,在硅沸石S-1内部形成单原子RhInx团簇催化剂。该催化剂在连续纯丙烷脱氢中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在5800小时的连续测试中(550 oC),丙烯选择性为99%,丙烷转化率接近的热力学平衡值。该类催化剂为设计开发兼具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烷烃脱氢技术。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5195
DOI:10.1126/science.adk5195
          
作者简介:        

1709898563455437.jpg

王野,厦门大学教授,博导。1996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毕业。1996-2001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和广岛大学任教,2001年起任广岛大学副教授。2001年8月起任厦门大学教授。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获中国催化青年奖。曾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催化协会理事会理事,现任ACS Catal.副主编以及Appl. Catal. AJ. Energy Chem.Chin. J. Catal.等刊物编委。从事碳资源转化利用领域的催化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合成气和二氧化碳定向转化、甲烷活化和选择转化、生物质制高值化学品、光/电催化选择转化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基金委创新群体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包括ScienceNat. Catal.Nat. Mater.JACSAngew. Chem. Int. Ed.Chem等在内的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    
团队主页:https://wangye.xmu.edu.cn/ (团队诚招博士后)
          

1709898579289167.jpg

傅钢,厦门大学教授,博导。厦门大学本硕博毕业。2011-2012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访问教授。现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Nature science open和《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研究领域是纳米表界面催化的理论研究。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R3),2020年入选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并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Science (3篇)、Nature (1篇)、Nature子刊(8篇)、 J. Am. Chem. Soc. (4篇)、Angew. Chem. Int. Ed. (3篇)、Chem (2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为WIRE Comp. Mol. Sci.撰写综述1篇,并合作编撰《碳基能源化学》。
          

1709898594421733.jpg

姜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用户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致力于合肥新同步辐射的光束线站设计和建设。2005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工作:1)设计建造了上海光源一期工程的XAFS线站;在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工程)建设中担任经理助理,兼任谱学分总体负责人;在上海硬X射线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中担任束线站副总师;目前担任合肥先进光源合肥先进光源助理总工程师,光束线站总体主任(兼)。2)发展先进X射线谱学装置和方法,包括X射线发射谱、高分辨吸收谱、时间分辨谱学、原位谱学等;3)推动和建立了X射线谱学对能源材料从单原子到团簇的系统研究。迄今为止,共发表相关工作共计五百余篇,被引逾三万次,H-index 78,入选2020-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加载更多
311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