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淏田,Nature Energy!
纳米技术 催化计 2024-10-18

图片           

莱斯大学汪淏田等在Nature Energy期刊报道了题为“Electrochemical regeneration of high-purity CO2 from (bi)carbonates in a porous solid electrolyte reactor for efficient carbon capture”的研究论文。          
图片
汪淏田,助理教授于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完成应用物理系博士学位(导师是崔屹教授),在博士期间,汪淏田研究出了一种独特的系统性“电化学调控”方法,可有效提高水分解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哈佛大学罗兰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独立研究生涯。两年之后,他又进入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任教。这期间,他不负众望,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    
而他所开发出的技术,提出“绿色化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电能,将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转化为基础化工产品,包括一氧化碳、乙烯,高纯度的乙醇、甲酸液体燃料等。
网站:https://wang.rice.edu/          
CO2和吸附剂重生过程是碳循环处理循环过程能量消耗最大的过程,传统的捕碳技术通常需要大量的热量,而且其中包括多个步骤。有鉴于此,莱斯大学汪淏田教授、Xiao Zhang等报道一步电化学CO2重生技术,通过模块化的固体电解质反应器(PSE, porous solid electrolyte)对含碳溶液内的CO2以及碱性吸附剂进行重生。
这种PSE反应器能够吸附处理空气冷凝器得到的CO2,通过阴极电解液的NaOH吸附CO2,并且在PSE层内对NaHCO3/Na2CO3溶液选择性的分解并形成高纯度的CO2气体。这种捕碳过程不会消耗任何化学品,而且不会生成副产物。这种PSE反应器具有非常高的Na+离子传输率(~90%),非常高的捕获容量(~90%),低能量消耗(50kJ molCO2-1, 1 mA cm-2,118kJ molCO2-1, 100mA cm-2),长时间稳定性(>100h)。PSE能够在1A cm-2电流密度(~18mmol cm-2 h-1)进行碳循环。         
反应器设计
图片
图1.比较热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CO2重生技术
图片
图2.比较PSE和传统电解槽
设计电化学盐溶液分解过程。电化学CO2重生的工作原理是从含碳溶液(Na2CO3和NaHCO3)中通过电化学反应重新产生CO2:这个电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消耗阴极消耗质子和阳极产生质子,并且Na和碳酸根离子能够通过离子交换膜分别运动到阴极和阳极生成NaOH和H2CO3。随后,生成的H2CO3分解为CO2气体,NaOH重新用于捕获空气中的CO2。与传统的MEA器件不同(CO2捕获重生的过程包括OER和HOR反应),这种PSE器件通过电化学分解Na2SO4或NaCl生成碱和酸用于随后的捕碳和释放CO2,避免了MEA电解槽器件的气体混合问题。但是,这种电化学过程仍然面临着H2或Cl2副产物,而且需要对过量的水进行蒸发处理才能够得到浓缩的盐溶液,这个过程仍然需要耗费很多能量。    
设计固体电解质层。在CEM(阳离子交换膜)层和PEM(质子交换膜)层之间设计了固体电解质层(PSE),用于CO2的高效大批量重生。这个设计中,持续的将碳酸盐/碳酸氢盐溶液压入PSE层用于CO2重生,生成的CO2能够与阳极/阴极气体分离。因此Na2CO3/NaHCO3能够在PSE层分解生成CO2,而且重新生成NaOH溶液作为CO2的吸收剂。而且,在PSE层内含有密集同时具有透水/透气能力的聚合物,能够减少传输过程的电阻(尤其有助于低盐和低能量消耗条件),促进CO2产生气泡。         
PSE电化学性能测试
图片
图3.使用NaHCO3和Na2CO3穿过PSE层的CO2重生性能
首先,该体系的关键参数,包括钠离子传输数目(tNa+),CO2吸附剂保留率,能量消耗。其他参数包括,NaOH重生溶液浓度,CO2气体富集效率,工作稳定性。
在操作条件考察PSE的电化学性能。使用Pt/C作为HER阴极催化剂和阳极催化剂,电化学面积为1cm2。在~0.5V电势开启器件(1mA cm-2),发现当使用0.5M NaHCO3,在比较宽的电化学窗口,Na的保留率达到>90%。
PSE电解槽的性能超过了传统的双极膜电解槽(工业级电流密度),而且当NaHCO3的浓度仅为0.1M和0.01M,tNa+仍高达~80%和70%,说明PSE能够提取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大部分的Na+
PSE的优势。研究发现PSE层能够改善电压,因为能够助力离子穿过聚合物层,因此显著的降低电阻。通过改善离子导电率、降低电压,改善CO2重生过程的能量利用。PSE反应器能够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阳极/阴极反应。比如能够使用HOR替代OER反应,发现HER/ORE比HER/HOR电解槽的启动电压分别高2V和1.5V,说明产生清洁H2的能耗达到40.2 kWh kgH2-1。这种HER/OER电解器件能够将电解水和捕碳集成到一个电解槽,能够降低捕碳的成本,并且制备清洁的H2             
Na+平衡分析
研究实用CO2处理容量。实际上CO2重生过程类似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作者测试了20mL NaHCO3溶液在PSE层中循环,20mL去离子水在阴极室。测试电解过程中的Na+平衡情况,包括tNa+和CO2吸附剂保留率(CR)。
在100mA cm-2电流密度,测试阳极、中间层内的Na+浓度变化情况,以及电解槽的电压稳定性。测试结果,当起始的NaHCO3浓度为1M,当中间层的浓度降低至0.05M,容量保留率达到95%。在整个充电过程中,tNa+保持80%。但是电压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在开始的2h内,电压稳定在1.4~1.5V,随后当充电接近结束的时候电压快速增加至~4V。这个电压快速升高的过程对应于中间层Na+离子耗尽导致的,因此通过设计停止步骤过程能够保持比较好的tNa+和能量效率。    
图片
图4. 电解液循环的碳平衡分析
稳定性
图片
图5.PSE捕碳的循环稳定性
为了测试收集CO2气体过程的稳定性,测试了液体体积为400mL,电极面积为4 cm2,电流密度100mA cm-2时的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起始的tNa+为~90%,中间层内的Na+逐渐在每个循环后降至70-80%。这是因为CEM层内Na+浓度逐渐增加,每圈循环过程中的捕碳达到90%。
使用Na+离子传输数计算CO2气体的重生。通过实验测试重生CO2气体的流速,结果发现每圈循环过程开始时的CO2比较低,但是能够快速增加并且稳定在4.5-5.1 mL min-1,对应于75-85%的法拉第效率。这个效率比tNa+稍低,有可能因为体系的气体泄漏导致。体系在100h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性能衰减。        

总结 

这项工作开发了一种电化学体系,能够有效地从(双)碳酸盐溶液中再生高纯度CO2气体和碱性CO2吸收剂。通过进行HER和HOR氧化还原电催化,PSE电解器件能够从含碳溶液中提取二氧化碳分子,形成高纯度(99%)的二氧化碳,而无需混合其他气体。实现了工业捕碳水平(高达964.5mA cm-2、18mmol cm-2 h-1或190kgCO2 m-2 d-1)。此外,验证体系具有非常高的Na+离子传输数(>90%)、非常高的容量保留率(~90%)和低能耗(碳酸氢盐在1mA cm-2和100mA cm−2分别达到50kJ molCO2−1和118kJ molCO2−1),表明其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随着电池组件和工作温度的改进,在200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1.42V的电池电压。将来的研究将着重扩大PSE反应器的量级,从碳酸盐溶液中大规模再生二氧化碳,并且进一步改进电池设计,获得更好的电压、电流密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及原文链接

Zhang, X., Fang, Z., Zhu, P.et al. Electrochemical regeneration of high-purity CO2 from (bi)carbonates in a porous solid electrolyte reactor for efficient carbon capture. Nat Energy (2024)

DOI: 10.1038/s41560-024-01654-z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4-01654-z

加载更多
650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