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多靶点治疗的新型共组装缓释天然药物纳米颗粒
湘湘 湘湘 2024-02-1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老年病,而频繁的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是临床上的主流治疗方法,这与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有关。

苏州大学Qian Chen等报道了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nintedanib和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叶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共同组装成纳米颗粒。

 

本文要点:

(1)

有趣的是,共同组装的叶黄素/nintedanib纳米颗粒(L/N NPs)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并在小鼠体内实现了两种药物至少两个月的长期持续释放。有趣的是,在具有更完整屏障系统的兔眼球中,L/N NPs仍然成功地在视网膜和脉络膜中分布了一个月。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中,微创结膜下给药后的L/N NPs可以成功抑制血管生成、慢性炎症和清除氧化应激,达到与标准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相当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因此,结膜下注射具有长期持续药物释放行为的L/N NPs代表了治疗AMD的一种有前途的创新策略。这种微创给药以及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减少炎症和对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在改善患有这种衰弱性眼病的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J. Shen, L. Chen, X. Lv, N. Liu, Y. Miao, Q. Zhang, Z. Xiao, M. Li, Y. Yang, Z. Liu, Q. Chen, Emerging Co-Assembled and Sustained Released Natural Medicinal Nanoparticles for Multi-target Therapy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Adv. Mater. 2024, 2314095.

DOI: 10.1002/adma.20231409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4095


加载更多
507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湘湘

报道能源前沿进展

发布文章:848篇 阅读次数:481576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