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CO2和OH−在界面碱性下发生均相反应,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CO2电还原的碳损失相当大,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可行性。
在这里,为了减轻均相反应,莱顿大学Marc T. M. Koper报道了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CO2电还原。
文章要点
1)通过多重电解质效应调节界面反应环境,抑制了寄生析氢反应,使得平面金电极上CO的法拉第效率超过80%。采用旋转环盘电极技术,金环构成原位CO收集器和pH传感器,能够在金盘上发生CO2还原时记录法拉第效率并监测界面反应环境。
2)随着界面环境从酸性变为碱性,析氢反应的主要分支从质子还原转变为水还原。相比之下,当界面环境接近中性条件时,二氧化碳还原开始于质子还原区域内。此后,质子还原衰减,同时发生CO2还原,因为质子越来越多地被CO2还原产生的OH−消耗。就在减水开始之前,二氧化碳减排达到最大法拉第效率。减慢传质会降低质子还原电流,而CO2还原几乎不受影响。相比之下,适当的质子阴离子(例如HSO4-)和弱水合的阳离子(例如K+)会加速CO2还原,前者提供额外的质子通量,但局部pH值更高,而后者则稳定*CO2-中间体。
参考文献
Xuan Liu, et al, Tuning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Environment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CO in Mildly Acidic Media, J. Am. Chem. Soc., 2024
DOI: 10.1021/jacs.3c11706
https://doi.org/10.1021/jacs.3c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