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水中提取稀土元素对经济增长和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通过稀土元素的细微差异来分离单个稀土元素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东华理工大学Jian-Ding Qiu和南昌大学Ru-Ping Liang等报告了一种独特的稀土纳米陷阱。
本文要点:
(1)
其特征是在双重互穿金属有机框架(命名为NCU-1)中含有密集的未配位羧基和三唑N原子。值得注意的是,NCU-1中合适的孔径和稀土纳米陷阱的协同效应对稀土离子的尺寸变化高度敏感,并对轻稀土元素表现出高选择性。作为概念验证,Pr/Lu和Nd/Er被用作二元模型,它们给出了SFPr/Lu = 796和SFNd/Er = 273的高分离因子,表明在一个步骤中可以实现高效分离。
(2)
这种能力实现了从矿山尾矿中高效和选择性地提取和分离稀土元素,使该平台成为可持续获得高纯度稀土元素的重要进步。
参考文献:
Hu, QH., Song, AM., Gao, X. et al. Rationally designed nanotrap 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ver a single step. Nat Commun 15, 1558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5810-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