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化学与四种关键矿物(锂、钴、镍和锰)供应链中断脆弱性之间具有关联关系。鉴于此,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eremy J. Michalek通以下实验对镍锰钴(NMC)和磷酸铁锂(LFP)阴极化学进行了研究比较,方法是:(1)绘制这四种材料的供应链图,(2)计算不同重点国家的每种阴极化学的脆弱性指数,(3)使用网络流优化来约束不确定性。
文章要点:
1) 该研究证实,世界供应量在中国很容易受到这两种化学物质中断的影响:80%[71%至100%]的NMC阴极和92%[90%至93%]的LFP阴极包括经过中国的矿物,并且,由于镍、钴和锰在其他国家的重视程度,NMC具有额外的风险;
2) 此外,该研究表明,多个供应链阶段的综合脆弱性远远大于单个步骤的脆弱性,降低风险需要解决整个电池供应链的漏洞。
参考资料:
Cheng, A.L., Fuchs, E.R.H., Karplus, V.J. et al.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emistry affects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vulnerabilities. Nat. Commun. (2024).
10.1038/s41467-024-46418-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