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共晶为制备有机功能材料提供了基础。传统的共晶通常按照分离或混合堆叠模式堆积,导致缺乏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鉴于此,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李春举教授研究出了三组具有相同共构的大环共晶体。
文章要点:
1) 该研究证实,大环共晶体的成分和分子堆积模式的化学计量比(2:1、1:1和2:3)不同,并且,利用外壁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三角形芘大环和1,2,4,5-四氰基苯构建出了共晶体;
2) 此外,该研究表明,这三种共晶表现出不同的、可调谐的发射特性,相应的发射峰值出现在575、602和635nm处 ,从黄色到橙色到红色,同时,X射线衍射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超结构性质关系,这归因于供体和受体基序之间形成不同比例的电荷转移过渡态,从而产生红移发光。
参考资料:
Li, B., Liu, L., Wang, Y. et al. Structurally diverse macrocycle co-crystals for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modulation. Nat. Commun. (2024).
DOI:10.1038/s41467-024-46788-6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