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红外二区(NIR-II)光具有增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更高的最大允许曝露,因此NIR-II诊疗技术有望为实现精准的疾病光学诊疗提供新的契机。然而,传统方案往往会因缺乏有效的NIR-II吸收和不可控的激发态能量衰减途径等问题而导致诊疗效果不佳。有鉴于此,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希珂研究员构建了一种基于Azulenyl方酸衍生物的纳米光学诊疗制剂(PS-1 NPs),其具有以1092 nm为中心的强NIR-II吸收带,几乎能够将所有吸收的激发能量通过非辐射衰减途径进行耗散,从而产生高的光热转换效率(90.98%)和较强的光声响应。
本文要点:
(1)体内外的光声成像/光热治疗结果表明,PS-1纳米粒子可在深部组织肿瘤中表现出增强的诊疗性能。即使在5 mm深的肿瘤模型中,PS-1 NPs也能够通过光声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产生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2)在人类拔牙根管感染模型中,基于PS-1 NPs的光热治疗能够与0.5% NaClO溶液相协同以实现与临床金标准冲洗剂(5.25% NaClO)相当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拓展NIR-II诊疗制剂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Heqi Gao. et al. Concentrating Excited State Energy on Non-Radiative Decay Pathways with Fused Azulenyl Squaraine Derivatives for Improving Second Near-Infrared Phototheranostic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037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