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25年,急剧增长的数据量将达到175 ZB(1 ZB=1012 GB),而存储如此庞大的全球数据将消耗大量资源。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是最紧凑、最耐用的信息存储介质,其高编码密度和长期保存特性使其成为有效的数据存储载体之一。高通量DNA合成是“DNA数据存储”的关键技术,它将二进制数据流(0/1)编码成由四个碱基组成的四元长DNA序列(A/G/C/T)。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Cheng Chang、Xie Sijia、左小磊对用于数据存储的高通量DNA合成进行了综述研究。
本文要点:
1) 作者首先概述了DNA数据存储的工作流程和人工DNA合成技术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最新技术,主要集中在基于硅片微阵列的合成和新型酶促DNA合成。
2) 最后,作者总结了DNA存储的最新进展以及在高通量、大规模DNA合成技术领域中的未来发展机遇。
Meng Yu et.al High-throughput DNA synthesis for data storage Chem. Soc. Rev. 2024
DOI: 10.1039/D3CS00469D
https://doi.org/10.1039/D3CS0046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