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和稳定性由电子和空穴传输动力学决定,然而,对于不透明的PSCs,n–i–p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HTL)或p–i–n器件中的电子传输层(ETL)通常位于金属电极下方,这使得很难同时表征两侧的电荷传输动力学。近日,清华大学易陈谊通过飞秒瞬态反射光谱(FS-TRS)对半透明PSCs(ST-PCs)正面和背面工作器件的电荷传输动力学进行了表征。
本文要点:
1) 当用2-氯-苯乙基碘化铵(2-Cl-PEAI)处理钙钛矿/HTL界面时,作者观察到空穴传输的显著增强,并实现了23.3%的功率转换效率(PCE)。经过2000小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后,ST PSC保持了90%以上的初始效率。
2) 此外,作者在4端(4-T)钙钛矿/钝化发射极背面硅电池(PERC)中实现,ST PSC模拟的输出功率达到30.8 mW cm−2。
Chaofan Jiang et.al Revealing the Hole and Electron Transport Dynamics in the Working Devices for Efficient 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 10.1002/aenm.20230409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