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基于离子交换水凝胶的微结构铜增材制造
Nanoyu Nanoyu 2024-04-05

通过基于激光的工艺进行铜的增材制造 (AM) 具有一定挑战,这主要归因于作为原料的铜粉或铜线的高导热性和低激光吸收率。尽管铜盐在基于光聚合的增材制造技术中的使用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实现具有高电导率和密度的微结构铜仍然难以实现。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王杰平,Wenbin Yi,Zijie Zhao提出了一种简单而稳健的策略,用于创建具有更高电导率和硬度的复杂而致密的微架构铜。

文章要点

1该过程涉及利用含有可离子交换单体的水基光树脂,从而能够通过 DLP 雕刻 3D 水凝胶支架。随后将这些支架浸入 CuSO4 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实现了显着高的 Cu2+ 离子负载量 (20.31 wt%)。在空气中脱脂并在还原气氛中烧结后,所得铜结构呈现出约 40 μm 的最小特征尺寸,同时具有高孪晶密度和高铜含量(96.2 wt%)。

2铜的显微组织为微晶且致密,平均晶粒尺寸为6.5μm,每晶粒有4.6±2.2个孪晶。这些发现强调了该方法在创建微架构 3D 金属结构方面的强大能力。

 

参考文献

Songhua Ma, et 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Micro-architected Copper based on an Ion-Exchangeable Hydrogel,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5135

DOI: 10.1002/anie.20240513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5135


加载更多
508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痴迷文献

专注能源材料领域最新科研进展 做文献收集人

发布文章:12356篇 阅读次数:14181519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