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粒体粘度为切入点,研究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有望能够为MIRI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然而,由于线粒体膜电位受损会导致静电相互作用削弱,因此如何实现对线粒体粘度的高精度可视化仍然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有鉴于此,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阴军玲研究员和广西师范大学林伟英教授设计了一种结合静电力和探针-蛋白分子对接的双锁定线粒体靶向策略。
本文要点:
(1)由于实验开发的探针(CBS)和线粒体膜蛋白之间存在持续的驱动力(例如pi-阳离子和pi-烷基相互作用等),因此即使在线粒体受损的情况下,CBS也可以在MIRI中对线粒体粘度进行稳定、精准的可视化成像。
(2)此外,研究者也通过western blot证明了ferrostatin-1可通过改善xc−/GSH/GPX4抗氧化系统来发挥治疗MIRI的作用,从而证实了铁死亡在MIRI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该研究能够为开发强效稳定的线粒体探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有望进一步推动MIRI治疗策略的发展。
Junling Yin.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Ferroptosis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Using a Dual-Locking Mitochondrial Targeting Strateg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253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