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Chang Guo和王连英教授开发了一种亲水性单原子铁纳米碗(Fe-SANBs),并将其用于实现由磁共振成像(MRI)引导、肿瘤微环境触发的癌症治疗。
本文要点:
(1)得益于铁单原子的充分暴露和碗状结构的固有亲水性,Fe-SANBs可在T1加权的MRI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r1值为11.48 mM−1 s−1,是市售Gd-DTPA造影剂(r1 = 3.72 mM−1 s−1)的3倍。进一步共嵌入Gd单原子后,Fe-SANBs的r1值可显著提高至19.54 mM−1 s−1。在肿瘤微环境(TME)中,Fe-SANBs可以触发pH诱导的类芬顿反应活性,以产生剧毒的羟基自由基,实现高效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
(2)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煅烧温度来调节Fe-SANBs中的Fe(II)/Fe(III)的比例可以优化该纳米碗的MRI和CDT的效率。此外,Fe-SANBs的光热作用也可以加速肿瘤部位的•OH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CDT的效果。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平台能够产生较高的T1加权MRI对比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实现显著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的纳米平台能够为实现MRI引导、TME触发的精准癌症治疗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Qing Luo. et al. Improv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hemodynamic Therapy Properties via Tuning the Fe(II)/Fe(III) Ratio in Hydrophilic Single-Atom Nanobowls.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3c1230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