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进展迅速,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干预。然而,目前的诊断策略大都存在耗时和有创等问题,导致使用不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因此,研究者迫切需要开发创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有鉴于此,同济大学刘芳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研究员和徐晨研究员通过在Cu2-xSe@BSA上负载硝基还原酶响应性探针(NTRP),开发了Cu2-xSe@BSA@NTRP纳米粒子。
本文要点:
(1)这些纳米粒子具有集成的荧光成像和抗菌等性能。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释放的NTRP能够与细菌内源性硝基还原酶(NTR)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该纳米粒子可在细菌内产生响应性荧光信号(30分钟内)。
(2)当与低温光热治疗(PTT)联合后,该纳米粒子可有效清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实现> 95%的抗菌效果,并且能够促进角膜创面的再上皮化过程。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的Cu2-xSe@BSA@NTRP纳米粒子在细菌性角膜炎的快速、无创原位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的可视化评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Jing Xiang. et al. Nitroreductase-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for in situ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therapy of bacterial keratitis.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