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rTiO3上生长的单晶胞FeSe中,超导电性转变温度会发生显著提高。与电子-声子耦合相关的界面处的局部声子模式被认为可能在界面诱导的增强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声子模式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够进行直接的实验观测,并且复杂的界面原子结构使得获得准确的结构-声子关系面临挑战。鉴于此,来自北京大学的Peng Gao、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Jiandong Guo、Xuetao Zhu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的原子分辨成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能谱,对FeSe/SrTiO3界面的原子结构和声子模式进行了直接表征。
文章要点:
1) 该研究通过上述表征方式,成功发现了几种高度局域化的声子模(~1.3 nm),其中一种(~83 meV)与FeSe中的电子进行了基于从头计算法的强相互作用;
2) 这项研究表征发现的这种与强电子-声子耦合相关的局域界面声子为深入理解FeSe/SrTiO3界面超导增强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见解。
参考资料:
Shi, R., Li, Q., Xu, X. et al. Atomic-scale observation of localized phonons at FeSe/SrTiO3 interface. Nat. Commun.(2024).
DOI:10.1038/s41467-024-47688-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