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菌感染和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欠佳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受天然皮肤的生物功能的启发,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和天津大学吴敏教授通过生物工程将细菌纤维素(BC)夹在光敏剂(PS)和功能化活细胞之间,开发了一种人工皮肤(HV@BC@TBG)。
本文要点:
(1)实验通过生物代谢和生物正交反应将葡萄糖修饰的PS(TB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修饰的活细胞(HV)先后修饰在BC的两侧。研究发现,作为最外层的TBG层可在光照下产生活性氧物种(ROS),以有效对抗细菌感染。
(2)HV层是糖尿病创面附近的内层,其作为活性工厂以持续分泌VEGF,从而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以加速创面修复。实验结果表明,该夹心式结构的人工皮肤HV@BC@TBG具有无毒和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显著加快糖尿病感染性创面的愈合进程,有望成为治疗慢性创面的新一代药物。
Xingang Liu. et al. Living Artificial Skin: Photosensitizer and Cell Sandwiched Bacterial Cellulose for Chronic Wound Healing.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335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