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免疫原性的材料在提高疫苗效力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理解和改善材料的佐剂性能目前仍有不明确。有鉴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崔心刚教授、上海大学陈雨教授和余美花教授对于材料中的免疫增强剂结构会如何控制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以增强癌症疫苗的效力进行了研究。
本文要点:
(1)研究者将免疫增强剂锰精准地调控为六种不同的结构,它们类似于两种类型的病原体(球形病毒或棒状细菌)结构。研究发现,先天免疫细胞可以准确地感知和响应不同的结构。其中,两种性能更好的材料结构(151 nm的中空球体和宽径比为4.5的中空微棒)在促进先天免疫细胞内流、刺激树突状细胞(DCs)和产生局部促炎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作用。
(2)与病毒肽、模型蛋白或细胞裂解物抗原结合后,性能更好的微棒材料可以显著地启动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溶解性T细胞。在预防和治疗方案中,微棒佐剂疫苗可在四种侵袭性小鼠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最佳的肿瘤抑制性能,促进异质性细胞溶解性效应细胞的浸润,并同时减少肿瘤中的抑制性免疫调节细胞群。综上所述,该研究证明了合理选择的免疫原性材料结构能够进一步推动癌症疫苗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Wei Yang. et al. Immunogenic Material Vaccin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Structure-Dependent Immune Cell Trafficking and Modul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258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