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氨基酸在大多数生物体中较少见,但对海洋无脊椎动物至关重要,其成因问题仍未解决。鉴于此,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方雨曦教授与同济大学的车顺爱教授等人合作,首次揭示天然黄铁矿上D-氨基酸对映过量的形成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光催化还原胺化反应,证明在天然黄铁矿表面可诱导α-酮酸转化为具有对映过量的D-氨基酸,并形成多种对映过量值在14.5%-42.4%范围内的产物。表面波浪状的原子排列被认为是驱动D-氨基酸偏好形成的原因。
文章要点:
(1)该研究揭示了天然黄铁矿表面光催化不对称反应中D-氨基酸对映过量形成的机制。
(2)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该研究为理解D-氨基酸地质化学演化及其在早期地球中的可能性提供新视角。
参考资料:
Li, R., Deng, Q., Han, L. et al. Prebiotic formation of enantiomeric excess D-amino acids on natural pyrite. Nat Commun 15, 1013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4481-x
10.1038/s41467-024-5448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