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1.68eV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带弯曲与离子损耗的相关性
NavyLIu NavyLIu 2024-12-19

image.png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有望用于高效串联应用,但它们的长期稳定性,特别是离子迁移,仍然是一个挑战。尽管在稳定PSC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硅等成熟技术相比,它们仍然不足。近日,柏林工业大学Steve Albrecht、卢布尔雅那大学Marko Topič探讨了使用碘化物、氯化物、甲苯磺酸盐和双三氟甲酰亚胺阴离子的不同哌嗪盐处理如何影响1.68 eV带隙PSC的能量、载流子动力学和稳定性。

 

本文要点:

1) 基于氯化物的处理实现了最高的功率转换效率(21.5%)和开路电压(1.28V),这与表面更强的能带弯曲和n型特性有关。同时,由于离子损失增加,它们的长期稳定性降低。

2) 托西酯处理的器件提供了最佳平衡,在1000小时后仍保持96.4%的效率(ISOS-LC-1I)。这些发现表明,靶向表面处理可以提高PSC的效率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Florian Scheler et.al Correlation of Band Bending and Ionic Losses in 1.68 eV Wide Band 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4726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4726


加载更多
194

版权声明:

1)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批判性阅读! 2) 本文内容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3) 除特别说明,本文版权归纳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NavyLIu

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反应催化剂及动力学反应机理

发布文章:3737篇 阅读次数:1701962
纳米人
你好测试
copryright 2016 纳米人 闽ICP备16031428号-1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