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发光是金属纳米团簇最有趣的特性之一,它来源于其类分子电子结构,然而,实现金属核指示荧光的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有鉴于此,吉林大学白雪教授、武振楠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唐爱伟教授等通过依次添加阳离子,有效抑制了总结构振动和旋转,并且调控电子转移动力学的途径和速率,实现了接近100 %的PLQY。
本文要点:
(1)
这项研究按照顺序先后将Zn2+、Ag+和Tb3+添加到3-巯基丙酸封端的Au纳米簇中,金属核的低频振动从144.0、55.2逐渐降低到40.0 cm-1,与表面结构相关的高频电子振动的耦合强度从40.2、30.5逐渐降低为14.4 meV。
(2)
此外,从主结构单元到金属中心的电子转移时间从40 ps、27 ps缩短为12 ps。这得益于整体结构的收缩,加快了壳层到芯层的电子跃迁,特别是Tb3+的固有的阶梯状(ladder-like)能级结构,为受激电子提供了一个跳跃平台。因此,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得到显著提升,从51.2 %、83.4 %提高到99.5 %。
参考文献
Wang, X., Zhong, Y., Li, T. et al. Sequential addition of cations increases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of metal nanoclusters near unity. Nat Commun 16, 587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5975-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597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