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催化还原CO2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最有前景的策略。由于卟啉COF具有可见光吸收性能,可调控的光学性质和电子性质,独特的活性位点,能够进行后修饰处理,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卟啉COF是具有吸引力的CO2还原的光/电催化剂。
有鉴于此,北京科技大学姜建壮教授、王康教授等综述报道卟啉COF在光电催化还原CO2领域的相关进展。
本文要点:
(1)
首先对卟啉COF的设计原理、催化活性、反应机理进行总结。此外,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角度,讨论目前卟啉COF在光电催化还原CO2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2)
这篇综述包括的部分涵盖了卟啉COF的设计与合成、卟啉COF材料的应用(光催化CO2RR、电催化CO2RR)、总结与展望。面临的挑战包括:由于对称性的缘故,卟啉COF的拓扑结构局限于hcb, pcb, flu, bcu, scu, pts, qzd, sql, soc, mcm, stp, she, sqc。由于CO2吸附在光电催化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增加活性位点附近的CO2浓度。调控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增强传质,设计异质结构,对骨架结构进行功能修饰能够增强CO2吸附。另外需要精确调节催化位点的微环境,提高均匀分散的丰富金属活性位点。COF的价格以及使用的合成原料是卟啉COF商业化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水热合成方法耗时且需要惰性气氛,因此发展步骤更少或者电化学、超声、微波、球磨、搅拌等低温合成方法非常必要。并且,需要利用成本更低且环境友好的原料,使得成本更低且更加环保。
合成卟啉COF的特定形貌,包括大面积的2D薄膜、各向异性、合适厚度、自支撑3D反蛋白石结构,构筑多级结构和增强传质/电荷传输性能。卟啉COF材料的本征导电性较低,阻碍了载流子的扩散能力,并且影响了CO2还原的催化活性。构筑导电性更高的卟啉COF对于光催化/电催化还原CO2的性能,构筑具有丰富自由电子的全共轭结构非常有用。
对于催化剂,长期催化稳定性是考虑的关键因素。卟啉COF在使用时通常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结构损坏,活性位点减少,扩散性限制,孔道堵塞,这些问题导致难以让人满意的长期稳定性。开发稳健的配体或者修饰不稳定的配体有助于改善卟啉COF的结构稳定性。设计复合结构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改善工业化需要的长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Dr. Tingting Sun, Zhi Wang, Yuhui Wang, Qingmei Xu, Prof. Dr. Kang Wang, Prof. Dr. Jianzhuang Jiang, Porphyrin-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CO2 Photo/Electro-Redu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42281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4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