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的质子陶瓷燃料电池(R-PCCs)是重要的电化学能量转化器件,能够在中温区间(350-700 ℃)可逆且高效率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且具有0排放的优势。但是空气-电极界面的缓慢催化反应速率阻碍了R-PCC的性能和持久性。带年纪表面不是体相结构的延伸,平衡结构重构导致晶面的终端和形貌产生显著的变化,对材料的本征性质和在反应条件下的情况产生显著的影响。理解电极表面在含有水或者氧化性气氛的表面结构变化情况非常重要。
有鉴于此,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邵宗平教授等综述了使用先进的表征技术对高温电极表面的结构和重构现象。
本文要点:
(1)
这项综述对先进表征技术研究高温电极表面的近期研究进行总结,对不同空气-电极界面的结构变化和结构重构,以及催化剂性能衰减和催化剂活化相关的结构变化和结构重组。
此外,讨论目前增强空气-电极表面电化学性能的工程化的各种策略和近期的发展。
(2)
这篇综述为R-PCC的表面结构变化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有助于指导开发高温催化、固态离子材料、能源材料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参考文献
Nai Shi, Yun Xie, Moses Oludayo Tadé, Zongping Shao, 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ir-Electrode Surface Composition in Reversible Protonic Ceramic Cells: Mechanisms, Impacts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 A Review,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6528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6528